2020級地理科學(師範)野外實習第六篇——河姆渡、田螺山、良渚

發布者:張紅發布時間:2023-07-26浏覽次數:11

630日我們前往參觀了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田螺山遺址館,此外在72日也前往浙江省杭州市參觀了良渚博物館。這讓如今長期生活在城市的我們,對于古人類文明的演變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地師1班于良渚博物館内合照


也許其他朋友們會疑惑,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等這些是什麼呢?不要急,我們下面就先認識下什麼是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與之相聯系的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

古人類文明探索之路(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首先在630日的上午我們來到了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在館内講解員和王丹老師的悉心講解之下,遠古先民們栩栩如生的生活和他們創造出的燦爛文明逐漸在我們面前展開。

王丹老師在講授河姆渡文化

在講解員講解中提到,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上部發現大面積的稻谷、稻稈、稻葉和木屑、葦編構成的稻谷堆積層,平均堆積厚度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00厘米,出土的稻谷數量十分可觀,據推測這就是當時發揮類似糧倉功能的稻谷堆積處。同時,這些剛出土的稻谷外形完好,色澤金黃,少數稻谷連外殼的隆脈、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

據考古發現,當時河姆渡地區的地理環境主要是湖泊沼澤類型。地理環境影響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考古發現了多個河姆渡地區人們所用的船、槳和捕魚用的工具等。

這裡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水井遺迹。水井構築于直徑約6米的鍋形水坑底部,用邊長2米的四排木樁圍成一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個方木框作為圍護。水坑四周還設有圓形栅欄,大概作護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布,但水體與海水相通,緻使鹽份升高、苦鹵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使然。

值得一提的是,遺址中發現有象牙、鹿角等制作的齊器具。據介紹,當時河姆渡地區的氣候炎熱,相當于現在的福建、雲南等地區,因此那時這裡還生存着大象、鹿類和犀牛等動物。

幹欄式建築木構件

此外,還有河姆渡地區獨具特色的幹欄式建築、精緻的夾炭陶,紋飾繁複的祭祀器具——雙鳥朝陽象牙碟形器。這些無一不彰顯着河姆渡曾經燦爛的文明與文化,讓我在了解之後深深的歎服于先民的智慧以及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祭祀用品


古人類文明探索之路(二)——田螺山遺址博物館

630下午,在田螺山遺址館中,我們近距離的參觀了考古挖掘的現場,這對我們的視覺和精神産生了很大的沖擊和震撼,正逢雷陣雨,密集的雨聲敲擊在遺址挖掘現場的棚頂,像濺擊在我們的腦海之中,心中波瀾久久不能平靜。

通過場館講解員和王丹老師的講授,我們認識到原來直徑距離隻有7公裡的田螺山與河姆渡在7000多年前可能就有聯系,并且交往工具是船,通過兩個地層的對照,得出田螺山遺址内部具有最新地層,所以其劃分得更加細緻。

思考】看看以下兩幅地層示意圖有哪些相似與不同之處呢?

答案】相同之處:田螺山的第3-8層與河姆渡的文化層十分相近,推測兩個村落是有交往聯系的。不同之處:田螺山遺址地層劃分得更加精确細緻。

田螺山遺址地層示意圖


左圖為田螺山遺址古環境模型右圖為出土的文物照片


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形似人臉的器具,它的名字叫做人面形釜支腳。

人面形釜支腳

思考】同學們還知道哪些人面形或者人面紋的器具呢?

答案】還有湖南省甯鄉縣出土的商朝青銅器——人面紋方鼎、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人面魚紋彩陶盆,等等。人面紋或人面形的器具幾乎出現在我國的每個曆史時代中。

人面紋方鼎

面魚紋彩陶盆

除了古中國文化裡提到了人面形器具,在印第安文化中也出現了這樣的物品。在1315世紀,印第安人用陶器安放死者遺骨相當普遍,但今天陶器對印第安人來說是日用器皿和家庭裝飾。

印第安文化中的人面器具

在遺址挖掘現場的大棚内,每一個數字标注的地方都是先人居住的證明,有代表村莊的圍牆、代表獨木橋的長木材、将中國飲茶文化往前推移兩三千年的茶樹根,還有獨木舟、木質磨盤、夏子科等的縮影。

田螺山遺址現場

思考】田螺山茶樹根的發現意義在哪裡?

答案】中國和印度目前都有野生大茶樹生存,但有一點是明确的,當印度人還不知種茶和飲茶,更不知道印度有茶樹的時候,我國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已有數千年曆史了。孫國平研究員表示,田螺山遺址茶樹根遺存的意外發現,為解決世界茶樹種植起源于何時何地這一問題找到了重要證據。



古人類文明探索之路(二)——良渚博物館

72日上午,在良渚博物館中,我們随着展覽的單元布置——第一單元發現古城、第二單元千年時空、第四單元神王之城、第五單元早期城市……自由地參觀了這被稱為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聖地,再一次驚歎于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良渚博物館

良渚博物館展品


我們一步步探索認識了這些古人類文明,那麼這些文明之間是否存在某些聯系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良渚文化同時期的世界早期文明



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之間的關系

在數千年前,在長江下遊的太湖流域就已經出現了豐富的人類活動。到了新石器時期,太湖流域有先後主要經曆了三種文化,即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

簡單比較三種文化:

良渚文化

距今5300-4300年

農業發達,手工業生産體系化。以琮、璧、钺為代表的玉器系統達到了史前玉文化的頂峰,形成了玉禮制度。以神權、軍權、王權為特點的政教合一的權力體制,顯示出良渚文化已形成複雜的等級社會,以古城都邑和水利系統為代表的大型營建工程,表明良渚文化已進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國家階段。

崧澤文化

距今6000-5300年

這一時期與周邊文化交流更加頻繁,犁耕農業逐漸取代耜耕農業,手工業專業化明顯,遺址數量大增,社會分化更為顯著,出現了象征權力的玉钺,呈現出早期文明迹象,為良渚文化的興起莫定了基礎。

馬家浜 文化

距今7000-6000年

已開始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出現了原始紡織業。漁獵和采集是食物的重要來源,但耜耕農業已占很大比重。



學生感想

江琪:這次實習參觀中,古人類的智慧讓我歎為觀止,讓我不禁思考人類的創造力是否有極限。我靜靜地凝視着那泛着古老光澤的器物,好像它們有自己的生命,向我訴說它們的故事。曆史是生動的,地理也一樣,我們要學會在靜谧中探尋它們的含義。

毛玄立:參觀河姆渡博物館和良渚博物館是一次非常有收獲的經曆通過這些場館裡珍貴的文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他們在沒有現代科技支持的情況下,能夠創造出如此精美的工藝品和器物。

楊雯:親眼參觀了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親耳傾聽了王丹老師對多種文化生動的講解,理論與實踐結合,我不僅對這些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對這些文化的聯系有了大緻的分析方向,更對腳下生活的這片土地多了幾分熱愛與敬畏之心。

顧依琳:曆史的遺迹映射出的是古人偉大的創造和智慧,人類走出大山,建設家園,回頭又在喧嚣中尋找靜谧,我們眼前的這些曆史遺迹雖沉默不語,卻讓我們慢下腳步聆聽曆史,閉口不言,也能讓我們躁動的心,在這一刻沉澱下來。

王文珏:從山川到海洋的實習,讓本科3年許多書本中枯燥晦澀的知識生動的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這就是地理的魅力吧,以天地為書卷,把論文寫于大地之上。

徐慧菁:每一次來到這樣的場館總是會為古人的智慧所歎服,人類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物種,而華夏民族創造的燦爛曆史則是人類史上不可磨滅的燦爛瑰寶。

黃天翊:進入良渚博物館後,我被展廳中的展品所吸引。它們生動地展示了良渚文化的獨特之處,包括陶器、玉器、青銅器等。通過觀看這些展品,我更加了解了良渚文化的發展曆程和特點。

牛昊清:參觀了這些場館之後,我精神仿佛得到了新的提升,古人的智慧依然能夠在某些方面點醒我的靈魂,也許這就是地理曆史的魅力吧。

古玥:通過參觀河姆渡遺址,了解到了河姆渡人當時的生活環境,衣食住行。也感受到了幾個古文明之間的承接,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并且了明白河姆渡文化不是孤立發展的,處于同一時期的幾個古文明之間也存在着交流與融合。


人類文明的發展仍在延續,地師1班同學們的探索也永不止步………


供稿:2020級地理科學(師範)1班


Baidu
sogou